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战略思想。昆明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4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抓生态修复、促转型升级,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昆明责任,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保护母亲湖 筑牢生态屏障
2020年的第一天,位于滇池北岸的海洪湿地向市民免费开放,市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滇池,也新增了一片生态保护屏障。
好消息还不止于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下发《关于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位于晋宁区的南滇池湿地通过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我市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多年的建“肺”造“肾”,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
湿地建设的背后,折射着我市保护治理滇池的决心和力度。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集约治理、依法治理”的思路,全力以赴打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
现在滇池全湖水质保持在四类,污染存量不断削减,河道、管网清淤实现常态化;“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6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58个视频监控设备更是让每一条出入滇河道的点滴变化都能得到及时反馈。水质的改善给滇池带来了新的生命力,23种鱼类、138种鸟类,290种水生植物在滇池流域自由生长,滇池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绿色新动能
要想让滇池永续清澈,让“昆明蓝”长久留存,除了做好滇池保护治理外,还需主动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赢。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培育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农产品信息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实实在在的举措,我市在“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绿色食品牌”打造中实现了新突破:晋宁区花卉产业、寻甸县肉牛产业成功入选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宜良的苗木、石林的人参果、呈贡的宝珠梨、禄劝的中药材已发展为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品牌和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同时也成为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
农业要绿色,工业同样也要绿色。在杨林经开区,北汽集团、江铃集团的“昆明造”新能源汽车正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昆明街头,一辆辆绿色牌照的电动汽车正成为靓丽的城市风景;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我国首批绿色工厂名单;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4家绿色园区……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新模式,广泛开展的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行动,正在深刻改变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 融入长江经济带
在培育绿色新动能的同时,我市自觉把经济建设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积极植树造绿、打造绿色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57%,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四。
不断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从工业污染控制、能源调整、扬尘防治、机动车管理等方面改善空气质量,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6%以上。
推进垃圾分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我市各县市区也积极行动起来,竭尽全力建设生态文明,融入长江经济带。东川区就主动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接触对接,引入专业力量,帮助东川区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重拳治理滇池、打造绿色屏障、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昆明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铿锵有力、步履坚实;展望未来,昆明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在调整结构上找出路,在促进绿色发展上做文章,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谱写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昆明新篇章。
来源:昆明新闻
云南购房咨询热线:4001330898
本站声明: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