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我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滇池治理更加科学,空气质量节节攀升,城市绿地质优量足,“滇池清”“昆明蓝”“城市绿”成为广大市民共享的生态红利。
1 滇池保护治理智慧化 1至11月全湖水质为IV类
滇池保护治理始终是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2019年,我市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集约治理、依法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手段,扎实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这是“高效重构水生态技术”在官渡区姚安河入湖口段的实验项目。该技术通过生物菌种的裂解,对水体污染物进行消耗,修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三安科技水生态重构项目负责人苏健丽说:第一份数据显示,我们的氨氮是降了70%多,总磷是降了80%多,总氮降了20%多。
根据实验结果,市滇管局将对实际效果进行深入评估,尽快明确适用范围,不断提升滇池保护治理科学化水平。
类似这样的保护治理项目,在滇池边还有很多,它们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我市全面深化滇池流域河长制,创新制定了联席会议、河(湖)长日常巡查、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各级河(湖)长职责等6项制度措施,建立“一河一档”,基本实现了主要河道智慧化管理
截至目前,滇池流域已有鱼类23种、鸟类138种,水生植物290种。今年1至11月,滇池全湖水质保持在四类,23条河道断面水质均达标。滇池保护治理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昆明的城市品质。
如今,上合昆明马拉松、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赛、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纷纷落户滇池湖畔,高原明珠的美景美名正在传向全世界。
2 昆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至10月主城区优良率达96.86%
“昆明蓝”是春城市民的骄傲,也见证着昆明奋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恒心与成效。
我市不断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从工业污染控制、能源调整、扬尘防治、机动车管理等方面改善空气质量;在全省首家建立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机制,今年前10个月,我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86%,与同期相比,PM10累计平均值下降19.23%,优级天数增加了19天。我市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垃圾分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切实的成效。
3 绿化建设实现数量质量双飞跃
“城市绿”也是我市生态红利不断释放的又一例证。2017年,我市启动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内的矿山关停工作,当年72座矿山实现关停。2018年启动对关停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到2020年年底前,完成关停矿区生态修复总面积10034亩,重建城市外围绿色生态屏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建明说:有的进行植被修复,有的作为耕地复耕复绿。
城市外围绿起来了,城市中心绿意更足。今年以来,我市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扎实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9.57%,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四。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路探索,一路实践,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今后,我市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来源:昆明新闻
云南购房咨询热线:400133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