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同心协力、大干实干,“一枢纽、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三大品牌”效应显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枢纽”“四中心”支撑渐强
近三年来,我市建设“一枢纽”“四中心”的支撑逐渐增强。
在综合枢纽建设中,加快推进昆明南站、昆明火车站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加快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项目,国际和地区航线达到78条,昆明亚洲5小时航空圈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四个中心”方面,经济贸易中心基础逐步夯实,宝能汽车制造、紫光芯云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运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进驻数增至66家;科技创新中心稳步推进,“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成功揭牌,“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昆明,与老挝等国家科技合作正在深化;金融服务中心迈出实质性步伐,正式启动国际金融小镇建设,引进大华银行、平安证券、锦泰保险等16家金融机构;人文交流中心的影响力、凝聚力正在形成,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在昆明学院正式挂牌,上合国际马拉松、世界龙舟赛等人文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昆留学生人数突破1万人,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6亿人次,其中国际游客达142.20万人。
“三大品牌”效应初现
世界春城花都品牌进一步擦亮,安宁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呈贡斗南花卉小镇入围全国一流特色小镇,昆明荣获2018年第18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实现了云南省在“绿色奥斯卡”国际大奖上零的突破。
历史文化名城吸引力不断提升,五华区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工程稳步实施,西南联大周边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和景观提升规划工作有序开展,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中国健康之城影响力日益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成功申报并积极推进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一核两极三网四走廊”大健康总体空间布局和“3456”大健康生态圈规划初具格局,“三医三预三康”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注重环境优化,昆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降低企业成本近500亿元,“*多跑一次”改革事项办结率达99.99%,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减到80项,是已公布行政许可事项的省会城市中*少的;创新实施“容缺审批”制度,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2018年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14.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2.1万户。
来源:昆明新闻